2022.08.12

一篇看懂新創加速器,台灣新創加速器大盤點! (2022版)

1566384533299

為台灣缺乏早期投資資源的狀況盡一份心力外,讓優秀的團隊被支持、讓優秀的項目不被埋沒。

目錄

新創的創業過程就像農夫種植作物,想要作物生得好,成長過程中得需灌溉營養資源,在悉心的照料與資源雙重搭配下,才能結出優良的作物,達成win-win的局面。若是缺乏灌溉可能會導致作物品質不良、衰竭、水源漸枯;套用在企業上,加速器亦是如此,提供新創團隊所需的人源及資源,能夠加速成長,生得茁壯。

加速器?為什麼需要加速計畫?

加速器(Accelerator),舉剛剛的例子來說,加速器就像是營養肥料,能夠提供作物豐沛的能量,也就是幫助新創加速成長的機構,國內週期通常為6~12個月,後期加速器會替新創團隊舉辦DEMO DAY或 PITCH DAY,讓更多的天使投資人、個人都能夠了解團隊所要傳達的理念或是需求,團隊提出加速計畫申請,審核通過後會為創業早期(天使、Pre-A輪)的創業項目提供專業陪伴計畫,陪伴計畫非常多元,不管是資金的挹注或是資源的提供,諸如此類的正向循環相信都能夠讓您的作物成長茁壯。

加速器與孵化器的差別?

兩者最大的差異,孵化器(Incubator)是創業裡0~1的過程,當團隊腦中有個創新想法,但不知道從何開始或未發展成商業模式時,就可以依靠由政府、私人機構、大專院校所提供的一系列創業相關課程、共同工作空間租借、業師諮詢服務、協助輔助金案件申請等,能夠在初期得到相關的幫助,〝孵化〞想法讓創業不再是件難事,而加速器為1~100或更後續發展,加速器提供團隊資金、資源、人源,讓團隊更大更強壯,例如:識富天使會於2019年開始營運之「識富天使新創加速計畫」,每年都從數百組團隊海選出近 10 組進行加速陪跑,不僅協助眾多新創串聯關鍵資源,更是已投資15 間新創團隊,也提供MingleNight、創業實戰課程、Orientation、陪跑顧問諮詢,陪伴各位走過創業早期這舉步維艱的時期,讓優秀的團隊被支持、讓優秀的項目不被埋沒。

精選台灣新創加速計畫

更詳細說明

台灣新創園區與基地

依據Nicolas Friederici博士對於「Hub」,其認為應具有四項特點(Tuukka Toivonen & Nicolas Friederici, 2015)。首先一、以企業家為中心的交流協作社群;二、融合多樣化的成員,匯集差異化的知識;三、在數位或實體空間中進行創作或協作;四、促進全球企業家文化在地化,大多數新創園區都會訂定一個專業領域,並邀請領域內的企業、專業人士、新創一同進駐分享溝通,台灣新創基地及園區大多為中央或地方政府建造,中央政府成立的新創園區例如: 林口新創園、Taiwan Startup Hub 新創基地、台灣科技新創基地(TAA)、臺中社會創新實驗基地,地市政府成立的新創園區如:臺北創新實驗室(Taipei Co-Space)、贏地創新育成基地等等,提供新創創業環境、資源,促進各新創團隊的發展與穩定。


你是天使投資人,想加入全台最大天使社群,可點此「識富天使會」了解更多

你是創業團隊,正在尋找早期投資,可點此「識富募資申請」了解更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