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oll
watch video
01
05

關於我們

About Us

全台最大的國際化天使投資社群

識富天使會是成立於2017年的天使投資社群。採高階眾籌的方式分散投資風險,並透過系統方法論培訓天使投資人評估新創項目上的能力,提高整體投資勝率。 透過強大的跨產業資源並串聯亞洲和美國的國際人脈圈,除能協助新創團隊快速成長,永續發展外,更透過社群交流、海外參訪,產業分享形式,讓參與識富的企業經營者和高階經理人除了投入資金扶持具潛力新創團隊外,也能透過天使會匯聚資源將其所獲得連結自身服務領域,開創無限可能。

了解更多

資源串聯

Our Platform

天使會員
0
觸及團隊
0
投資團隊
0

獲投團隊

Our Portfolio

媒體報導

Media Reports

Yahoo Finance

2023/11/06

Smart Capital Forges Stronger Ties with AngelCentral in Singapore

Smart Capital Forges Stronger Ties with AngelCentral in Singapore by Yahoo Finance
世界新聞

2023/10/02

英國新任亞太貿易公使訪台 強化雙邊貿易與投資往來

英國新任亞太貿易公使訪台 強化雙邊貿易與投資往來 by 世界新聞
經濟日報

2023/07/01

識富天使會辦跨國投資峰會 聚焦投資趨勢 X科技 X泛生活娛樂產業

識富天使會辦跨國投資峰會 聚焦投資趨勢 X科技 X泛生活娛樂產業 by 經濟日報

資訊分享

Information Sharing

識富跟上新創五大產業發展趨勢!投入AI、Fintech、ESG、區塊鏈技術、醫療科技領域成為新創最佳陪跑教練!

受到疫情影響,使得遠距辦公成為常態的同時,也讓提供線上服務的新創得到更大的發展機會,如:金融科技、共享經濟、串流平台等都在這波疫情下有巨幅成長,而這些平台和科技並沒有因為疫情趨緩而退燒,反而成為一個新形態的生活方式被大家所接受,在未來這些領域跟科技也成為新創公司的主要發展趨勢。 目錄 Google台灣在「2022年亞太區新創企業發展趨勢」的發表中提到新創將以解決社會、金融、環境等各方面長久以來難以克服的問題為目標,因此通常是將重心放在數位經濟中科技技術尚待發展的領域,其中包括人工智慧、去中心化金融(DeFi)、金融科技與電子商務、醫療科技、資源永續,這五個領域已經成為新創企業主要發展的產業趨勢,識富不僅僅關注在這五個領域,同時也關注智慧製造、商用軟體、生活消費等產業領域。 新創五大產業發展趨勢 人工智慧 本世紀改變人類歷史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麼呢?大多數人可能會聯想到疫情,然而AI打敗南韓棋王也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議題,AI科技發展勢不可擋,企業內部的數位轉型升級、在醫學、防疫、交通等AI應用都是現在新創產業趨勢。而Appier成功在日本上市也給台灣AI新創公司一劑強心針,就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與AppWorks Accelerator、台智雲TWS合作公布的2022「台灣AI生態系地圖」,AI在醫學領域和製造應用佔了極高比例,由生態地圖可見,除了互動科技公司Appier外,互動媒體iKala、終端邊緣AI解決方案廠商Kneron等公司也嶄露頭角。 金融科技與電子商務 疫情影響下,非接觸式金融服務嶄露頭角,即時的金融服務也是眾多網路銀行發展的重要原因,各大實體銀行也開發自己的網路銀行,而中小企業因為疫情提升借貸需求,也讓網路借貸平台得以飛速發展。雲端發票載具使用的普及、保險科技、線上申保等也成為Fintech趨勢。 醫療科技 疫情爆發以來,醫療科技成為新創發展寵兒,加上台灣高齡化社會邁入超高齡化社會的環境,醫療照護、長照服務、智能醫療等都是近期投入大量資源和資金開發的項目,包含許多大型藥廠等也期望轉型,加入開發醫療科技的領域! 資源永續 由於永續議題的討論度上升,近期極端氣候、大自然的災害近期也是層出不窮,綠能綠電也成為熱門議題,ESG也成為企業的重要參考指標,環境、能源等永續議題也備受關注。 區塊鏈技術 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加上近期經濟不景氣、高通貨膨脹的雙面夾擊下,虛擬貨幣、智能合約也成為大家資金的新目標,各式網頁、APP陸續登場,另外NFT、WEB3.0、Metaverse等相關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也是源源不絕,逐漸被大眾所接受和使用的區塊鏈技術也受到各國政府的關注和支持,如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列為法定貨幣,各國政府也開始規劃將虛擬貨幣列入法律規章。區塊鏈技術日漸成熟,是非常具有願景的產業領域。 在未來識富也非常希望能夠幫助發展區塊鏈和DeFi等技術的新創團隊,識富在新創陪跑領域深耕多年,更推動「識富天使新創加速計畫」協助串聯關鍵資源、為團隊尋求資源挹注,提供充分的陪跑資源,擁有更多交流機會、創業實戰課程、陪跑顧問資訊等,由於識富天使會會員來自各產業,任何項目只要具備商業模式創新或技術創新之新創公司,都歡迎參加!讓優秀的團隊被支持,讓優秀的項目持續推動! 你是天使投資人,想加入全台最大天使社群,可點此「識富天使會」了解更多 你是創業團隊,可點此了解「識富獲投團隊」了解更多

進入新創前必看!新創迷思大破解!募資、營利到底有哪些迷思?

不管你是新創團隊或準備踏入新創圈,這篇文章都能幫助你,遠離這五大的「迷思」,讓你新創初創階段更加順利! 許多人對於新創充滿憧憬,然而在成為創辦人或創辦團隊前有哪些新創迷思,稍稍一不注意可能就踏進迷思的陷阱,讓公司的發展面對更多挑戰,影響公司長期發展。新創公司會面對許多的市場變數,如突如其來的疫情,新創公司在草創期間也會面對更多困難,破解這些「迷思」,幫助想踏入新創圈的你可以更穩健走過初創階段。 迷思一:募資 募資越多越好?等缺錢了再募資? 募資越多,獲利就可以越高?這是不可能的。而募集資金的多寡與最終可得的獲利呈正相關嗎?募資的多寡應該透過企業產業類別、公司規模、商品服務、公司發展階段等作為依據衡量募資額度,募資應該是有規畫性的,而不是缺錢了或是要擴張了才去尋找資金,募資的金額和募資對象也須衡量自身規模和自身價值進行募資,若有募資規劃,通常會建議在具備6個月的現金流的狀況下出來募資。 有完善的商品和商業計畫才可進行募資? 新創團隊面對的市場變動快速,為了因應市場需求,會隨時需要調整商品。通常新創會先開發出一個最小可行的商品原型,經過市場驗證分析後,即可寫商業企劃書進行募資,尋找合適的投資人。 迷思二:營利 未來的成長才重要,公司的盈利能力不重要? 天使投資以及創投看的都是將來的發展性,只要有成長的空間和遠大的願景,虧損不完全是投資考量的重點。然而天使投資和創投並不是慈善機構,投資高風險的新創團隊就是為了高報酬率,也會做相關的產業分析、估值推算等衡量是否值得投資,雖說具備巨大成長空間,但每一分投入發展商品、技術的資金,都是為了將來可以有報酬回收,這種願景需要新創團隊的能力和實際作為支持才能兌現,投資人不會抱著資金為了這些空話買單。 媒體造神,成為獨角獸就不會失敗? 媒體對於新創向來是報喜不報憂,台灣的新創獨角獸沛星互動科技(Appier)、Gogoro等成功案例,讓越來越多人躍躍欲試想踏入新創圈並已成為獨角獸為目標,然而就算成為獨角獸,仍有可能會殞落,矽谷也有不少造假上市、失敗的案例,如:知名血液檢測技術公司Theranos、The honest company等。 估值越高越好? 新創公司的估值有很多可以參考的公式和方法讓投資者去計算,如:折現價值、公允價值等,估值過高可能會因為不符合天使投資人和創投的估算的價值,因而失去募資機會。另外,若估值過高可能會增加下次募資的資金數額,更難籌措資金。 迷思三:產品服務和營運 先研發技術/做出產品再瞄準市場? 新創應該先洞察市場,發現市場痛點,再研發技術和開發產品,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有這麼多商品、APP都有這麼多共通點,卻只有部分的商品服務可以被延續下來,其實最重要的還是市場導向的商品服務和技術,貼合痛點的技術和商品才是成功關鍵。 先開發技術和商品,之後再找相應的市場進行銷售宣傳,對於新創本身不利,若以已定案商品服務本身的特性去搜尋市場,那可能無法完全貼合目標客群或目標使用者的痛點;反之,若是先找出市場痛點,針對這個客群和市場作分析,更精準的發展新創,開發完全貼合的商品服務是更實際可行的做法。 條條大路通羅馬就乾脆什麼都做? 就上述說明地針對目標市場進行開發,部分新創企業為了可以降低失敗機率,提高商品的市場接受度,發展多功能的商品服務,反而忽略分析出來的市場痛點,為了迎合大眾模糊了商品特色,做出與其他企業類似的商品,反而失去市場優勢和市場競爭力。除了從痛點出發,定位市場外,還要聚焦目標市場全力發展,不可顧此失彼。 行銷不必要? 在這個數位時代,行銷科技、數位行銷、大數據行銷等陸續出現,現在網站彼此串聯,以此收集客戶資料找出潛在消費者等,這些都需要專業的行銷團隊或是行銷專業人員,行銷不僅是行銷產品服務,也可以是行銷團隊本身,提升團隊知名度,可以幫助募資進行等。 不熟悉的業務,就一律外包? 新創企業會有人手不足的問題,也會面對多工的情況,當然不可能公司的一應事物都可以由內部人員打理,勢必會有需要外包或委託的情況,但將不熟悉的公司業務悉數交由外部人士操作,確實有更符合成本和人力的優點,然而可能會與公司長期發展有所衝突,因此在做相關的業務分配時,也需考量公司長期規劃,如財務等公司事務可能還是需要由公司內部治理,才可以掌握資訊和資源。 迷思四:創辦人 創辦人一定有特別的人格特質? 沒有他們的勇氣、沒有他們創新的思維、沒有這麼專業的知識技能等等,難道這些創業者就都充分具備這些人格特質嗎?這些條件只是加分項,創業者沒有一個固定的模板,也沒有所謂必需的條件,也有新創的創辦人是機緣巧合進入了新創圈。進入新創就如同面試一樣,不是口才好的人就有絕對優勢,那些內向的人可以透過專業能力讓自己取得不同面向的優勢。 雖然創業者沒有一定要擁有的人格特質,但有些個性確實會為新創團隊加分!對於新創團隊來說外向善於交際相較之下會有更多機會拓展人脈,或是具有新創思維的人對商品技術會更有突破性創新等等。 成功的新創百百種,新創成功模式都獨一無二,在不同的環境和時機面對不同的市場痛點,需要面對許多不同的挑戰,而我們可能未曾仔細思考過這些迷思的解答,破解這些迷思,雖然不能保證一定可以成功,但可以減少公司的風險和成本,更好的營運和發展新創。 識富天使會在新創陪跑領域深耕多年,更推動「識富天使新創加速計畫」協助串聯關鍵資源、為團隊尋求資源挹注,提供充分的陪跑資源,擁有更多交流機會、創業實戰課程、陪跑顧問資訊等,帶領新創團隊避開這些新創迷思,讓優秀的團隊被支持,讓優秀的項目持續推動! 你是天使投資人,想加入全台最大天使社群,可點此「識富天使會」了解更多 你是創業團隊,想了識富獲投團隊,可點此「識富獲投團隊」了解更多

歡迎聯繫

Contact

0%